结核病是仅次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第二大致死性传染病,位列全球死因第13位。据估算,2021年全世界有新发TB患者1060万例,死亡160万例。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结核分枝杆菌面临巨大选择压力,演化出新的生存机制。2022年12月8日,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免疫与传染病系Sarah Fortune团队在Science发表了题为“Tuberculosis treatment failure associated with evolution of antibiotic resilience”的文章(柳青云为第一作者),发现结核分枝杆菌演化出一种新的策略——抗生素韧性(antibiotic resilience)。研究者分析了51,229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株的基因组,发现大量转录因子被正选择,尤其是Rv1830编码的merR型转录因子ResR 。耐药菌株中富集的突变主要集中在转录因子结合DNA的螺旋-转角-螺旋区域。构建的3个(P59L、A85V和 R95C )常见突变的resR H37Rv菌株均无典型的抗生素抗性或耐受性,突变菌株变得更长更宽,在药物处理之后更快恢复生长,比野生型快20%~50%(4.7~6.8天出现菌落)。作者将此定义为抗生素韧性。ResR与其他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转录因子共同作用于一个调控级联,这些转录因子在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分离株中也处于正选择状态。这些基因的突变与治疗失败和获得典型的耐药性有关。该研究揭示结核病治疗失败不仅是传统的抗生素抗性或药物耐受性,抗生素韧性也是治疗失败的新原因,开发新药或治疗方案时需要考虑抗生素韧性。
检验科供稿
参考:https://www.science.org/doi/10.1126/science.abq2787